大河之南千年水患,曾经一个超级工程构想,差点改变华夏历史
近日,郑州水患让全国人民揪心,大水倒灌地铁,捆住出行在地铁的人们。还好及时施救。
今天我不谈雨季水患,谈谈河南为何有千年水患,且为何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解决呢?
黄泛区,这是一个充满历史悲剧的地域名,源于黄河泛滥,河水淹没摧毁的地区,范围很大,受灾面积很大。
近代的黄泛区指花园口决堤那次造成的黄泛区,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汇入扬州长江。
广义的黄泛区指历史上黄河泛滥的总区域。
据历史记载,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河道改道二十多次,历朝历代为治理黄河都花了不少精力,甚至因治理黄河泛滥而引起亡国者有之,比如元朝。
黄河之所以泛滥,主要问题在于泥沙较多,而不是水多。并且黄河水流并不是一直均速的,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河峰时间段,其他时间流量较少,加上沿河各省用水分流,导致黄河水流较慢,而泥沙也就被沉积到河床,日积月累,河床越来越高。
以开封为例,河床都高于开封地面。
黄河流经郑州段,河床也是太高,导致郑州的水只能向南流,无法流入黄河。
黄河流经郑州市段的河水水面高度海拔90-95米,但凡遇到暴雨天气,河水水面也抬高,郑州低于100米海拔的地方水流又即时排不出去,则必然造成城区特大水患。
这一切的一切,皆因一个问题,黄河泥沙太多,滞留导致河床逐渐增高。
有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呢?
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个超级工程构想。
汉武帝时期,也遇到黄河水患问题,召集众人治理黄河方案,其中一个方案超级大胆,武帝看后称绝。
《汉书·沟洫志》「齐人延年上书言:河出昆仑,经中国,注勃海,是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也。可案图书,观地形,令水工准高下,开大河上领,出之胡中,东注之海。如此,关东长无水灾,北边不忧匈奴,可以省堤防备塞,士卒转输,胡寇侵盗,覆军杀将,暴骨原野之患。天下常备匈奴而不忧百越者,以其水绝壤断也。此功壹成,万世大利。书奏,上壮之,报曰:延年计议甚深。然河乃大禹之所道也,圣人作事,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改更。」
齐地人一个叫延年的向朝廷上书,说,黄河出自昆仑山脉,经过中原地区,注入渤海,是因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观察地形,可以在黄河上郡那里开口,向东流注入渤海,这样一来就可避开黄土高原地区,关(函谷关)东也长年无水灾,北边匈奴被阻隔在河之外,还可以省去一些国防军备,中原也不被匈奴侵扰。中原之所以长年被匈奴骚扰而不被百越骚扰,就是因为水绝山形自然阻绝,想要入侵绝非易事。完成这个工程,万世之利。
上书传到汉武帝那,武帝看后称延年这个构想确实绝妙,但黄河是大禹道(导)流形成的,大禹是圣人啊,随意更改他的导流,恐怕会得罪神明。这主意虽好,但恐难施行。
于是,这个伟大的超级工程构想就这么作废了。
这个工程具体是啥呢?
如图所示,黄河连通桑干河、永定河,向东注入渤海。而原黄河除了黄土高原极强度水蚀地区没有了,汾河、渭河、泾河、沁河等依旧存在,它们以渭河为主流成为新的大河,这条大河将会没有泥沙,水流清澈,水量依旧供沿途各省使用。
黄河改道后,没有经过黄土高原极强度水蚀,水流也清澈,同时与阴山、燕山山脉一起成为阻隔北方匈奴的天然屏障。
可惜这个超级工程在当时被废弃了,仅因为大禹圣人所导,不愿意随意更改。
如果延年这个方案被汉武帝采纳并实行,将会彻底改变中原一带水患问题,也会改变华夏历史进程。
像后来的五胡乱华、北朝鲜卑等,在冷兵器时代,几乎不可能越过黄河加阴山、燕山天险到中原来,中原少了黄河泛滥,也会更加稳定繁荣,河南山东等地将会成为天下粮仓,富足的中原,国力强盛,会更有力阻击北方匈奴等胡人。也不会出现南北朝和后来辽金宋对立状态。
时至今日,这个伟大的超级工程构想也可以推进实现,但由于黄河中下游的用水量问题,恐怕沿途各兄弟省不会答应。毕竟尚未建设好超量的蓄水工程系统,更改黄河道虽然绕开黄土高原,河南山东河北等省还需要黄河的水量呢。
华夏从来都是基建狂魔,那些超级工程,或在将来有望完成,毕竟黄河河床问题始终是悬在下游地区人民头上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