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重要性


蕐夓文朙中樞府 二七六二四九九年七月初八
原創

文化汉奸做了翻译会怎样? 


原文发表于西元2017-07-24



副标题——论翻译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朋友圈有人发了一段信息,如下:

01.png

没有忍住的我,在下面简单普及了一下凤凰浴火重生的所谓凤凰不是凤凰。

 

凤凰到底是什么呢?

 

翻译的重要性

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鹖冠子·度万》

 

凤凰,也写作凤皇。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山海经》

 

按照中国古籍的描述,属于上古神禽,备受中国人崇拜。如果凤凰出现,被视为天下盛世,祥瑞。凤凰出现,还有个专门的词语,称之为「凤凰来仪」。

 

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列子·黄帝》

 

景星见,黄龙下,凤皇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波涌」《文子·精诚》

 

如果凤凰不出现,则视为不太平。「凤凰不翔,麒麟不游,构木为台,焚林而畋,竭泽而渔」《文子·上礼》

 

凤凰,是雌雄统称。凤凰的雄鸟叫凤,雌鸟叫凰。(现在那些给女孩取名某某凤的,其实搞错了性别)

 

雄曰凤,雌曰皇。雄鸣曰即即,雌鸣足足。」《礼记瑞命篇》

 

凤凰是一种什么样的神鸟呢?

 

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翺翔四海之外,过崐崘,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寕。”从鸟凡声。」《说文》

 

天老是黄帝臣。《说文》在解释凤凰时,引用了《天老言》,根据其描述,这神鸟非常之大。

 

古往以来,无论人们怎么描述凤凰,从没出现过凤凰浴火重生的传说。

 

直到郭沫若

翻译的重要性

他在翻译西方一些神话时,发现天方国(今阿拉伯半岛)有一个神话传说,有一对神鸟,也是雌雄共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

 

这玩意顶多叫火鸡,或者不死鸟,音译叫「菲尼克司」。与我们中国的凤凰可以说没有丝毫关系。

 

但是郭沫若把它称之为凤凰,并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件事情,钱钟书就非常反感并批评过郭沫若。

 

钱钟书与黄永玉通电:「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

 

郭沫若翻译外来文化时,竟然拿中国的美称去混淆,在他发明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一词之后,深远的误导国人。

 

甚至普遍国人认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可能是古老的传说。殊不知,这个“古老传说”在中国不到一百年。

 

国产动漫《秦时明月》号称历史为骨,其中也有一段弄玉弹琴的故事讲述凤凰浴火重生。

 

翻译的重要性

看来不少人被误导,认为中国的凤凰会浴火重生的。

 

另外,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庄子》中描述的大鹏,其实就是凤凰。

 

如果经常写篆体的书法家们,或者搞古文字研究的,就会知道凤凰的凤字与朋友的朋字,在古篆体上是同一个字。

 

翻译的重要性

06.png

古文凤



07.png

篆文朋

古文凤,象形。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说文》


这段话意思很明显,说凤凰飞时,群鸟跟从,活生生朋党汇聚,所以用朋字代凤。


而凤字,在古体上就是凤(朋)字加一个鸟字。


08.png

古文凤


古文凤。既象其形矣。又加鸟旁。葢朋者冣初古文。鹏者踵为之者也。庄子书。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也就是说,凤字,其实就是鹏字。庄子的年代,用的是古文,真不知道他原意写的是凤还是鹏,或许后人把这个同体字异化成两个字了。

09.png

10.png

书画作品中错误的鹏形象


既然大鹏就是凤凰,那些什么大鹏展翅、鹏程万里书画作品中,把大鹏画成鹰的,统统给我蹲墙角去面壁思过。

 

既然说到鹏,也解释了鹏其实就是凤凰。那就来说说佛经中翻译的大鹏鸟。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庄子影响逐渐出现了大鹏金翅鸟这一神话形象。按照佛经里面的传说,那个神鸟音译叫迦楼罗。

 

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身长八千由旬,翼长四千由旬,以龙(佛经中的龙其实是印度的眼镜蛇,音译纳伽)为食,能任意穿梭宇宙,为毗湿奴坐骑。

 

按照这描述,所谓的印度大鹏,不过就是鹰而已。

 

timg.gif

汉奸翻译们,总是拿中华美称去装饰胡教,就这样,《庄子》中的百鸟之王凤凰大鹏,竟然被印度化变成鹰。

所谓的大鹏金翅鸟日食五百幼龙,实际上就是老鹰吃蛇。

鹰是游牧民族、夷狄通常崇拜的鸟,与华夏文化大相庭径。


timg.jpg

佛经的翻译不但污化大鹏,还把眼镜蛇(纳伽)称之为龙,佛经中所谓的伏龙罗汉,不过是欺负一条眼镜蛇而家伙而已。但是翻译成龙,不明真相的中国人还真以为它多厉害呢。

 

而在佛经中,溢美印度,丑化中华的数不胜数。正如《朱子语类》言:「释氏书其初只有四十二章经,所言甚鄙俚。后来日添月益,皆是中华文士相助撰集。

 

说到汉奸翻译,我们就来看看中国翻译之变。

 

在古代,我国翻译外国、外族、外物、外人,多用奴、倭、赖、卑、乞、犬、吠、痢、女、月(肉)、腓(小腿肚上肉)、龟、婆、秽、岁、拘等字,如匈奴、倭奴、贺赖、寇头、鲜卑、乞伏、休官曷呼奴、秃发辱檀、秃发乌孤(以上见《晋书》)、犬戎(殷周时,为殷周西边之劲敌)、吠陀(狗叫曰吠。印度最古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总称)、身毒(印度古称,唐玄奘改为印度)。

 

明人译清太祖为奴儿哈赤,清人后知奴儿意思,改为努尔哈赤。

 

满清中后期以后,对外翻译皆用美称,诸如:美利坚、德意志、英吉利。英、美、利、坚、吉、德、威、大等壮美之词尽数用上。

 

如果在明和以前,如果在古代翻译美国费城,必定为吠城。美国必然翻译成霉里尖或霉里奸,简称霉国。(日本翻译成米国,米粒微小,也是贬称之含义)

 

英吉利必然翻译成痈肌理、或佣急哩,最客气也只能译为莺鸡里,简称痈国、莺国,决不会译为「英」。法兰西可能为发烂稀等等。

 

明和以前,我们视外国外族为奴、倭、犬、吠、卑、尸,我之气盛也,气盛则国盛。

 

在翻译这方面不是非要刻意贬称,而是华夏文明高度实在太高,对照周边那都是俯视的态度。如果有稍微入法眼的,中国人也会用美称。比如汉朝时称罗马为大秦。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后汉书·西域传》

 

说外对外称,说说外对我称。

 

在古代,几个强大的王朝,大秦、大汉、大唐、大明等,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秦人(汉时匈奴称我)、汉人、唐人等成为享誉古今中外的称呼。

 

另外,印度曾称中国为「震旦」,西域各国称中国为「桃花石」等,都是外族对中国的美称。

 

中国古代有些朝代也自称为「金瓯」,「我国家犹如金瓯,无一伤缺。」《南史·朱异传》。虽然南北朝都是偏安一隅,其实根本不符合金瓯的概念,然而文化的自信,使得自称金瓯。

 

再看今日中华在外的称呼,china(陶瓷),China(中华)。这对吗?

 

堂堂一个文明古国,创造了不少人类文明,仅仅陶瓷称之?China的称呼,为外人臆取,更有小视之意,与中华的含义千差万别。

 

我们应对外广宣,凡中国之事物翻译,皆用原音译之,中华就是zhonghua,中国就是zhongguo,北京就是beijing,而不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叫 Peking。

 

中国银行应为Bank of  Zhongguo

 

华夏银行应为Bank of  Huaxia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为People's Republic of Zhonghua









再论翻译重要性


原文发表于西元2017-07-27




前一文《文化汉奸做了翻译会怎样?》抛砖引玉,不少朋友表示关注此话题,并各自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来没打算写续集,因为翻译这个问题涉及面比较广,就乱翻译方面遇到的事,除了明面上的,还有暗的,还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还有文化遗留问题的。所以要全面清除毒害文化,涉及话题比较广。

 

今日和一群朋友们聊天,聊到人与人之间的称谓问题。

 

大抵受普通话影响,在表示尊敬对方的情况下,今人喜欢称「」。

 

对此,我纠正道:「您字是鞑子化的词汇,非正统汉语,鞑子发音不准造成,音如恁,并借恁字加心字底,起初并无敬称之意,后附会之。

 

您字为金、元时北方女真、蒙古发音逐渐造成,后满清亦发音蹩脚,逐渐附会为敬称。

 

此话题引起讨论传统敬称词。然后诸友问道中国传统第二人称的敬称词有哪些。

 

然后我说到了某下。

 

陛下:臣下称皇帝

 

殿下:臣下称太子和王爷

 

阁下:下属称位高权重的官员

 

足下:对尊敬的普通人称呼

 

膝下:对父母称呼

 

麾下:士兵或部将对将帅的称呼

 

节下:对将领的称呼

 

门下:对老板的称呼

 

席下、坐下、几下、合下:与足下基本同义

 

在下:自称


突然一朋友说到,阁下一词是外来词吗?怎么感觉是外来词呢?

 

此言一出,我便知其原有。由于当今中国对这种第二人称敬称用得非常少,生活中不常见,顶多受普通话影响称「您」。

 

大家知道阁下一词,一般出自外来电影中的翻译。比如对西方某爵位称之为阁下,某大臣称之为阁下。

 

例如:伯爵阁下、首相阁下

 

这又是一大翻译问题,由于外来影视将这种第二人称的敬称常与西方职务挂钩对照,造成普通民众一种错觉,这些敬称词是外来词。

 

虽说中国今日无皇帝,也无陛下之称,而阁下、足下等词也基本弃用,故本是中国传统敬称之词,反倒以外来影视的文化打入,岂不可笑?

 

 

更可笑的是,就算职务与敬称对照,也有错位的翻译。

 

比如,英国女王陛下。

 

大家知道,在中国传统中,王是低于皇帝的级别,不算一国之长,故而称殿下

 

既然要翻译成某某女王,又称陛下,岂不错位笑话?既然要称陛下,翻译岂能某王?

 

当然,陛下一词含义属于臣下称皇帝,在平等的外交关系中,中国领导人去称某王陛下,这是自降身份?

 

就算是非领导人,也不可外称某陛下,因为你不是她的外臣,不属于一个整体政权系统。

 

所以,在对外翻译中,职务翻译、敬称翻译,最好不用中国传统之称谓。

 

凡皇、帝、王、公、矦等等,皆不可用之。外国之君非中国之君,以首领、酋长、大长、可汗称之可也。

 

(大长,为古时称非中央朝廷君主之君主,如汉代称南越国皇帝赵佗为南越国大长)

 

(酋长、首领、可汗,为古时称非中国君主之君主)

 

那么,日本首领你还称他为天皇吗?尽管他们用汉字天皇二字,亦当僭越用之,凡中国对之称呼,如香港称之为日王,依然很尊。或可称之为日酋、日汗、日大长等。

 

一国之君如是,举国之职亦如是,在翻译方面,中国理应发明对外职称的专门体系,勿扰乱中国之旧称。

 

除了职称,中国可称「國」,中国之外皆不可称「國」,或以囶、圀称之,附其义为八方之土。

 

(仅我个人意思,甚至历史上的未统一的政权亦不能称之为國,皆以囶、圀称之)

 

行政单位,亦不可以州、县、郡、道、路、府、省等对照称之,凡非中国之行政单位,理应发明对外地称的专门体系,勿扰乱中国之旧称。

 

或许有人认为我这是刻意抬高本土,意淫贬低和排斥他国。那么我举个例子大家看看。

 

前几年,我帮一家文化机构写亚洲古代一些农业方面的名人统计,起初我用文言撰写,涉及到日本、韩国、琉球等某些人,这些人的职称如果用中国的对照,你完全找不到对照的,因为政治官僚体系不一样,哪怕同用汉字的同一个职称,可能管理、司政的方面完全不同,这时他们虽用汉语汉字,则仅仅为一种语言,而非复制中国的体系,则对应职务不可用他们用的汉字职务对照,也无法与中国类似的对照上,陷入两难境地。

 

此时就应该明白,非一个体系的文化、行政,哪怕用同一种语言文字,也是不对等的,所以不可直译。

 

最后我不得不放弃文言,用白话去现代化解释撰写之。

 

那么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解决,是因为中国并没多少人发现翻译方面的问题,更没发明一个对外翻译专用字词的体系。

 

而且,就算用汉字的这些非中国国家,单独的字你认识,组合起来你不一定知道是什么。比如琉球国称诸侯为按司

 

按司按照汉字理解有没有关系呢?也有,按地司政的人嘛,就是诸侯。但中国没有按司一说,只看字面意思,极有可能理解为按官方办事,或专门捉拿人的机构。

 

再如古朝鲜有司政大人,按照汉字字面,你可以理解为地方行政长官,也可理解为全国总理,也可理解为立法机构人员。

 

理解为何有歧义?因为非同一体系。

 

所以中国之职称独一,国外之翻译得有专门称谓。

 

当然,更不可溢美外族,丑化本族(称美国,则自己为丑国,培养了整日想飞奔他国之民)、臣化本族(称女王陛下,则自己为臣,培养了整日仰视他国之民)。

 

凡古今翻译之问题,尤其对外翻译,对中国文化带来的混乱、毒害,绝非危言耸听。不然,关于翻译方面的常识笑话,怎会那么多呢?

 

至昊仅言之。



5 評論 - 登錄 參與評論
小新 四年前
1
正本清源 还华夏文化本来面貌
後子虚 四年前
2
正本清源
四年前
3
郭翻译有错,考古结论不都对。但他不是汉奸吧?
橙掌柜 四年前
4
文豪们大多喜欢意淫
陳皮豆豉 兩年前
5
再讀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