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谁来拯救?
转自兴国论坛
(已授权)
东北三省在历史上有过很辉煌的一段历史。近几年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到底怎么样了?都说东北经济衰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东北经济的倒退?
一、 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三省,地大物博,曾经是我国老工业基地,GDP的领头羊。东北人豪爽,仗义,热情好客,大多数属于“活雷锋”类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的经济开始不景气,人员开始外流,而且远远超乎了想象。
1978年东北三省5大城市全国GDP排名数据可以看出东北经济的强悍,1978年全国前十大城市,东北包揽4个,长春的GDP位于全国第五名,哈尔滨,大连,沈阳也是遥遥领先,堪比一线城市。到2016年的时候,东北的经济已经再无昔日光彩,不仅没有一座城市进入全国前十,最高的大连也只排名第17,其它的城市的经济更是异常惨烈。
只有7个城市挤进全国前100名。从真实的数据可以看出,东北的经济衰退远比想象的更严重!我们在来看一下东北其它情况。
一、东北街上美女逐渐稀少。一般情况下,美女越多的地方经济越繁荣,如今的东北无论是街上还是公交车上,很少能看到年轻漂亮的姑娘,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比江浙等地少很多。她们都去哪了?不用猜想,她们大多去了更加繁华的城市。
二、东北的老龄化程度严重。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比11.4%,远超国际标准。东北三省老龄化更加严重。2017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2%。其中辽宁老龄化最为严重,65周岁及以上人口626.8万,占比14.35%。吉林、黑龙江分别为12.38%、12%,可见东北老了。
三、东北年轻人外流严重。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现在全国各个城市,无论是机关单位,国企私企东北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大量的年轻人选择逃离东北,东北地区外流人口特点,和其他人口净流出地区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四川、河南等传统人口流出大省,外流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但在东北地区的外流人口中,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占相当高的比例。东北地区的医生、教师、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才成批地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素质人口的流失,不仅影响到东北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甚至导致东北的整体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生退化,其修复难度和成本都非常巨大。
二、近代历史等客观条件
1、闯关东
满据时期为防止汉民随意进入东北,清廷在今辽宁、吉林等地用堆土的方式修筑边墙,再在土墙之上“插柳结绳”作为篱笆,形成“柳条边”。凡进出边门各族人民,必须持有证明,从指定的关卡验证进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
然而中原灾荒不断,人民苦不堪言,地广人稀、水美土肥的东北地区自然吸引了他们。于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破产农民冒着生命危险翻越柳条边,“偷渡”至边外开垦。这一趋势自乾隆朝开始愈演愈烈,柳条边已形同虚设。清廷被迫于咸丰年间采纳了“开禁放垦”的政策,首先在黑龙江地区实行。
清末,东北边地成为沙俄不断蚕食的对象。“移民实边”也逐步成为应对沙俄入侵的有效手段,“闯关东”随之形成风气。从1861到1911年的50年间,东北人口翻了近六倍,除去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至清末迁入东北的移民至少有1000多万。
民国建立以来,东北移民有增无减,在前期的20余年中,就约有近千万人出关谋生。清末开始的“闯关东”运动深刻改变了东北的人口构成,客观上加强了东北与关内的联系,奠定了该地在经历一系列殖民浩劫之后仍能顺利光复的群众基础。
“闯关东”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海路,胶东半岛移民大都泛海而来,自辽东半岛登陆,或定居于半岛,或北上散居东北各地;二是陆路,直隶和山东西部的移民则大都沿陆路出山海关,奔向东北各地。海路移民在辽东半岛一带成为优势民系,较少与其他移民融合。至今大连一带口音仍和胶东半岛保持一致,与东北其他地区“新方言”的差异很大,再加上俄日租借地的独特背景,发展出异于“大东北认同”的“大连人认同”也就不奇怪了。
直隶移民在热河地区(今朝阳、赤峰一带)也占据数量优势,该地因此保持了京畿一带的口音;当然,从学术层面上讲,北京周边(天津市区除外)、热河,甚至冀东口音也可以被视为广义东北方言的一部分。海陆两条线的移民继续深入东北腹地后,操着直隶方言、山东西部方言和胶东方言的人们不断融合,一种相对简单的“普通话”就诞生了,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狭义“东北话”,而讲这种方言的人就自称或被称作“东北人”。
狭义的东北话,在语音语法上与普通话基本非常接近,虽内部差异极小,但地理上越往北越则越接近标准普通话发音,说明这些移民越远离祖籍地,混合的程度就越高。闯关东”的大门在“九一八”后为战乱所阻,少数移民开始往原乡回流,但东北人口结构还是稳定了下来,并在接下来的伪满洲国分裂阶段和新中国集体化运动中发展出明显有别于山东、河北的地域文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民系并延续至今。
相对其他汉族民系而言,东北民系形成最为晚近。东北官话“入派四声”都很紊乱,且很多东北人至今仍能准确说出精准到乡、村一级的祖籍地,这是民系形成较晚的两大表征。短短一百年的光景,东北地区想要像中国其他区域那样,孕育出按照行政区划或其他因素划分的亚文化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大东北”的统一认同还会长期维持下去。东北民俗文化除内部高度一致性外,近年来还展现出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文化自信的加强也必然会进一步巩固内部认同。
2、复杂而动荡的行政区划调整
自“闯关东”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特别是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东北地区几乎每一二十年,甚至一两年就会有一次大调整。
在1907年,在徐世昌的推动下,东北废除旗民分治制度,采用一元化的民政统治手段,仿照关内设省。三省各设一名巡抚,徐世昌为三省总督。“东三省”这个名词就此诞生。当时的奉天省主体上是今天的辽宁省和吉林省南部,吉林省则管辖松花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合围起来的一个三角形区域,黑龙江省则分管松花江以北区域。
民国建立后,基本继承了清末东三省格局。只是北洋政府在承德、赤峰一带设置相当于省一级的热河特别行政区域,目的是为了抑制蒙古王公分裂势力;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后,将热河行政区改为正式的省。虽然热河建省成功,但背后的实际管理者却是易帜后的东北军,省主席的位置也归属东北军的原热河都统汤玉麟所有。
热河省人口结构和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与东三省比较接近,通常也被视为东北地区的一部分。此外还出现了“东省特别区”这个非常特殊的省级政区,独立于东三省之外,管辖满洲里到绥芬河,以及哈尔滨至长春原中东铁路沿线一带。
“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随之成立。对于这个傀儡国家而言,高层区划只设四省一区显然是不够的。在省区不断缩小的尝试中,东北省级区划一下子进入了动荡期。伪满洲国先是在西部蒙古族聚居地区设立兴安省,随后将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等东北四省一下子改划为十个省;兴安省则被划分为兴安东、西、南、北四省。
1937年以后,伪满洲国又新设通化、牡丹江、北安、东安、四平等省,省份数量最多时曾达到19个。由于伪满洲国统治东北14年的过程中频繁进行区划调整,清末以来逐步构建的东三省或东四省认同已经消失殆尽。
东北光复后,伪满洲国的那一套区划自然不可延续。考虑到东北经济基础远比关内殷实,南京国民政府还是设置了“东北九省”区划,再加上热河共计十省,另有大连、沈阳、哈尔滨三个行政院院辖市。此时,东北各省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上,都远逊于关内省份,但在经济指标上却大幅领先。
新中国建国前夕,东北区划出现了两个显著变化:一则,出于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承诺,东北西部统一划归了新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二则增设众多直辖市,突出了东北各大工业中心的行政地位。沈阳市、抚顺市、本溪市、鞍山市、旅大行署区(后改为“旅大市”)、长春市、哈尔滨市等直辖市先后设置,剩下的区域则整合为热河、辽西、辽东、吉林、松江和龙江六个省。这六省六市均由东北行政区代管。
1954年到1955年,新中国经历了一次省级行政区划大调整。东北行政区撤销,其所属的六省六市先后整合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与现在的黑吉辽三省管辖范围几乎一致。在“文革”期间横贯东西的内蒙古自治区被拆分,东部的昭乌达盟划入划归辽宁,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南部两县划入吉林,呼伦贝尔盟大部则划入黑龙江。
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此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省界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自1978年以来将近40年的时间也是东北百年建制史中最为稳定的时期,但这40年对于构建东三省各自省籍认同而言,显然还是太短了。
3、地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孤立
每一个族群都能从与周边族群的比较中寻找到内部的共同点。东北相对孤立的地理单元和近现代独特的发展轨迹,给东北人群体打上异于其他汉族民系的深深烙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近几年东北经济痛苦的挣扎中,东北人越发体会到自身思维、行为方式与他们口中“南方人”的差异,深陷地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孤立;与此同时他们也惊讶于东北各地各方面的共同点,甚至发觉东北各地经济倒退的步伐也趋同了。
首先,东北在地形上是一个孤立的地理单元,主体是被大兴安岭、黑龙江、长白山包围着的纵贯南北的大平原,只有西南面的辽西走廊开口连着华北平原。东北人因其拥有“白山黑水”所环抱的自然环境而骄傲,当然也能意识到背后糟糕的区位问题。从政治军事层面来说,一旦东北内部出现反对势力,或遭到外敌入侵,关内军事力量驰援的难度是很大的。
明末建州女真的勃兴、民初奉系军阀的盘踞,及至日本关东军的侵略都充分利用了东北地形易守难攻的特点,不仅独霸一方,还严重动摇了中央政权的根基。近代外蒙古的脱离,进一步在地缘政治上孤立了东北。从经济交通上来讲,地理上的天然隔绝令东北融入全国大网络、大市场的难度陡增,进而难以分享到关内发展的红利。近期公布的《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中东北高铁干线不仅略有“脱网”,而且密度明显逊色于关内各省。
地理上的孤立导致了心理上的孤立。在移民文化、相对先发工业化和城市化、更高层次的集体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东北人群体思维方式历经了两三代人的塑造后,已经明显有别于关内汉族民系。东北作为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新中国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都发挥着工农业支柱的作用,也是政府各类政策,特别是计划经济政策落实得最为到位的地区。
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绝大多数人都能在集体化的体制内安稳生活;仅这一点,东北人心态上就足以傲视全国。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集体化伴随而来的是东北人缺乏自主性、竞争性,墨守成规,依赖体制的思维定式。在资源枯竭、传统工业衰退的背景下,东北积压下来的社会问题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以更直接、更负面的姿态释放出来。
原本贴在东北人身上的“排头兵”的标签消失了,却而代之的是“大砍省”、“乡土文化”、“思维僵化”等新标签。而东北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痛苦转型过程中非但没有弱化,还在东北人大举购买海景房,东北籍艺人驰骋演艺圈的进程中得到强化。这些有关东北的新标签、新变化也逐步被东北人所接纳,成为其区别于其他汉族民系新标准和构建统一地域认同的新基础。
三、振兴东北目前存在的困难
东北在我国发展的过程当中曾经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东北工业的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东北的经济在全国的地位逐渐下降,东北三省经济均陷入了增长缓慢的困境当中。
比如下图是过去几十年我国各省GDP排位的变化情况。
从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在70年代的时候,东北三省的GDP排名还是相对比较高的,比如1976年辽宁省的GDP还排在全国第二,黑龙江GDP排名全国第6,吉林GDP排名全国第16。但是到了2018年,辽宁省的GDP已经下降到全国第14 位,黑龙江下降到全国第23位,吉林省下降到全国第24位。
面对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国家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非常重视,2004年国家开始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此后国家也加大了对东北的投资力度,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到东北实地考察指导,但从最近十几年东北三省的经济表现来看,东北振兴计划表现并不是太理想。
而之所以出现振兴东北表现不理想这种局面,这里面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体制内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还有一些观念上的原因,简单来说,我认为振兴东北目前存在的困难应该包括几个核心点:
第一,本区域的发展综合素质落后于南方
有一个事实必须得摆在前面,在本区的综合素质:人文教育,商业思维,商业氛围,文化,等相关软方面,东北落后南方沿海及发达城市5到10年,这种落后啊,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这几十年当中长久形成下来的,已经形成了常态,这种常态的群体思维,要经过多年的文化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来。
第二,本区的产业链条单一
包括工业,经济,旅游,教育,农业,高科技,等等这些产业链条!产业链条单一造成东北经济难以全面前进,或者单方面作为不起作用。
第三、难以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顺顺利利的事情,因为改革要改的就是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突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而东北作为国企扎根的基地,这里面的利益格局是比较复杂的,很多既得利益者是不愿意看到利益被削弱的,所以就导致了改革的阻力非常大。
因此我们看到虽然振兴东北已经提出了十几年,而且国家也推出了很多改革措施以及振兴计划,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振兴东北计划虽然已经提出了十几年,但是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第四、营商环境相对比较差。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都是由人说了算,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最主要靠的是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无论是政策还是政府,都要从以前的主导位置转变为为市场和企业服务。
但这种观念在东北并没有很好的得到体现,很多东北地方政府的观念仍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所以导致市场很多事情开展起来比较麻烦。比如有些人去东北投资,很多事情都要求着政府去做,而不是政府主动为企业解决问题,因此很多人去了一次东北之后就不想再去第2次。在多年前黑龙江省曾申请了一届糖酒会,结果那次糖酒会特别是让南方的厂家极度失望,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在本区主办过糖酒会,类似于这种国内或国际的大的商业商展类的大会,不愿意去落户在东北。很多东北人,感受得很深,想为家乡做点事,但家乡的本区领导并不搭理你,在管理意识上,管理的手段上,确实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投资界就有了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样一种说法。
所以要改变目前东北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我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东北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
第五、缺人:人才的流失,生育率低。
过去几十年东北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人才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又导致经济发展进一步缓慢。东北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这一点值得人思考!
在新时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终究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种拥有大量人才,对人才吸引力非常强的城市他们的经济发展也非常迅猛。
而目前由于东北没有产业,或者是产业低下,东北的人才不得不到沿海地区去发展,所以导致东北本地缺乏人才,缺乏人才就缺乏创新,缺乏改革的土壤,这又进一步让东北经济陷入了发展困境当中,结果跟其他省份的经济差距越来越远。
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东北的生育率又特别低,东北是计划生育最彻底的地方,也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东北的老龄化(即缺少新生婴儿)的情况比全国提前10年。东北的人口趋势就是未来中国的人口趋势,未来全国老龄化的时候,东北将更加缺人。东北人口流失,又得不到新生人口的补充,遂造成东北经济复兴乏力。以同样是人口流失大省的四川、河南、安徽为例。虽然人口同样流失,但人口基数大,新生儿多,对本地城市的发展并不影响。东北本就人口少,新生儿又少,人口一流失。缺人相当严重。因此,振兴东北,提高生育率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