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嘴比实干更值得嘉奖的话,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
公眾號:张小狗妈
發表時間:西曆2020-08-04
本站已獲授權
昨天,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率先发布的一个“公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很好奇这些参与“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统筹考虑”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评选参考的标准都有哪些。究竟是依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治愈病人数、治愈率、制定治疗方案的实际有效性、在治疗和预防药物开发中的贡献度,还是依据出镜率、论文数、开会次数???
昨天一天,很多提出批评和质疑的文章都活不过俩小时。说好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呢?难道群众了解真相后再投票会出现他们不想看到的结果?你们在害怕什么?!
其实昨天被删的那些质疑文章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都说钟院士在武汉抗疫一线呆了不到三天。错!实际情况是——不到24小时!
而之后的整个“战疫”过程,他没再回过武汉。
仔细看看这篇《全纪录》,会发现一件令人疑惑的事情——钟院士的工作重点不是在开会、接受采访就是在写论文。
根据《全纪录》统计,钟老在这60天“战疫”过程中,参与了:
大大小小会议、讨论85次以上,其中包括:“国外专家”5次,哈佛大学5次,香港1次,欧洲1次,世卫专家1次,加拿大1次
接受各种媒体采访16次以上。
有记录的关于论文研究工作16次
入党领誓1次
给小朋友写信1次
收小朋友的画1次
面试南山班的学员1天
更让人惊讶的是:
参与医院调研3次,其中1次是远程调研
参与会诊11次,其中远程会诊9次
考考你,11-9=?答案就是钟老参与临床现场会诊的次数。
如果这些会议、论文、和国外的交流真有助于抗击新冠肺炎的话,倒也算有功。然而:
当国内疫情稳定,钟院士建议国内隔离延长至24天。而海外疫情爆发的时候,面对输入型病例,他反而建议海外回国隔离只要7天!对内说没有特效药、推荐羟氯喹和瑞德西韦,对外推荐中药六神丸,是中国人比外国人有钱,还是中国人的命比外国人扛造?我想不通!
方舱医院从建舱到休舱为止,37个日夜、约13000名患者、94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护人员、众多的保障人员和志愿者,同舟共济,实现了方舱医院所有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病患零转院,零死亡。可钟院士如是说:
针对上述言论,事实如何呢?下面的截图一一对应打脸:
关于特效药,看看咱们的张伯礼院士是如何解读的:
一个临床会诊都不超过3次,在武汉一线没超过24小时的人,居然入选比几个月奋战在一线临床的张伯礼、张定宇,还有辛苦研发疫苗的陈薇更高荣誉的人选,你觉得合理吗?
“共和国勋章”于2016年1月1日正式设立。设立至今,只有8位杰出贡献者获得此殊荣,他们是: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关于他们入选的功绩,可以参见新华社2019年9月20日文章: 《共和国勋章记录了他们的模样》。
相关地区和部门,你们这次把钟南山推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你们是认真的么?你们有仔细讨论钟院士的重大功绩么?经得起人们的质疑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么?这是国家最高荣誉,不是儿戏!
伟大领袖有句名言:“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老人家也有句名言:“实干兴邦”!